欢迎进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
直播交流
扫码二维码加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交流群,获得更多资讯。
海绵城市原理下的城市水系统构建思路和实例解剖
当前每个城市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黑臭河治理、污水系统提质、洪涝风险、水资源不平衡等,归根结底,是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系统的问题。本讲座认为海绵城市作为一个基础的理念,可以比较好地将城市排水系统和水系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同步解决上述的问题,以达到构建健康完整的生态水系统目标。
报告展示排水系统河河道治理的多水文和水力模型体系构建过程,多专业的分析方法,多目标的设定过程,利用全域海绵城市的原则,编制多个同步规划,从系统上,可持续性地恢复河道的生态体系。并结合项目实例展示如何结合不同河段和周边环境的特征,提出创意思路和实施的细节。
比如湖南省长沙市圭塘河是市内的最大内河,28公里长,128平方公里的流域,有典型山区河流和受到合流制城市排水系统带来河道污染的特征。
报告主题
海绵城市原理下的城市水系统构建思路和实例解剖
直播时间
2020年7月7日(周二) 15:00—17:00
主持人
王领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副主编
主讲人
彭赤焰,德国汉诺威水协的汉诺威水有限公司总经理 ,itwh汉诺威水文科技研究所资深工程师。1965年出生,1985年湖南大学给水排水专业学士,1997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应用大学水资源管理理学硕士。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获得者。城市排水防涝、雨水综合管理和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专家。在德国,荷兰和中国从事设计30多年。专业重点在可持续发展的雨水综合管理(海绵城市建设),排水管网动态水文水力数学模型,排水防涝规划,城市河流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排水系统改造,排水系统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改善工程等方面。广东省市政工程协会特聘专家,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技术顾问。典型项目有常德市海绵城市技术指导和设计,常德市穿紫河、护城河、新河生态治理,长沙市圭塘河规划和井塘段生态治理,合肥市空港新区城市水系统规划和实施,合肥市中央公园水系统规划等。
中国项目(举例)
合肥空港新区生态水系统规划,12平方公里,内容涵盖排水系统,海绵规划包括2个水库,两个河道,4个生态廊道,3个水渠系统。其中4个数学模型,6个专题研究和4个规划。
长沙市圭塘河28公里,128平方公里全流域总体综合规划(4个数学模型及7个专项规划),以及井塘段2.4公里河道生态综合治理设计(河道整治,污水处理,景观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等)投资6亿元。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编制及10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专项设计(大学,公园,厂区,道路,小区等样板工程),每个工程26到75公顷之间。
常德市穿紫河,护城河,新河等三条河流共15公里的生态修复项目,包括水系、管网模拟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
欧盟亚洲生态保护项目:常德市及其穿紫河流域污水和城市住宅区排水方案;
常德市水敏型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总体规划。
国际项目(举例)
荷兰乌得勒支市莱切莱区中450公顷开发区城市排水、雨水渗透、新住宅区排水及水系系统的设计;
德国汉诺威市威腾伯格区约100公顷居民区的流体动力学模拟,以及管网改造设计;
德国基尔市三个湖区溢出概率的验证评估以及长期连续的排水系统模拟。
专业文章
2020年1期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实践-以岳阳蛇皮套泵站为例”
2019年:LAF 景观设计学2019年第4期“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中编写:城市河流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构建--长沙市圭塘河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设计
2017年:LAF 景观设计学2017年第1期“水系统协同设计”中编写:常德市穿紫河流域生态治理实践
2017年3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参与编写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典型案例:“常德护城河、穿紫河流域系统生态治理”
观看回放
1、关注《中国给水排水》官方微信 CNWW1985
2、点击首页右下角云直播,即可观看直播及直播回放
直播交流
扫码二维码加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交流群,获得更多资讯。
观看直播
方式一:可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
方式二:点击网址链接观看直播
《中国给水排水》2025主办会议介绍